关于滇池中长期治理的政策建议

   根据2013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滇池外海已经多年稳定为中度富营养化状态(2010年除外),滇池草海已在2011年从多年的重度富营养化状态转变为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滇池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但以蓝藻水华周年性暴发为主要特征的生态退化状态依然严峻。影响滇池水质持续性改善的根本性问题尚未在根本上得到扭转,滇池的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尚存在诸多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梳理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中长期治理对策。


    水专项湖泊主题“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与示范”项目组(北京大学主持,2008ZX07102)对滇池水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开展了诊断,对滇池治理工程进行了系统评估,提出了滇池富营养化中长期治理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滇池富营养化问题的系统诊断与评估

   (一)滇池水质恶化趋势已得到基本控制。通过在滇池流域开展的广覆盖率和高分辨率的全流域、多尺度系统调查与监测,对滇池水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开展了诊断,研究发现:

   一是水质恶化趋势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改善趋势并不十分明显。从滇池水环境特征来看,虽然水质依旧是劣V类,但水环境污染类型在近10年间发生了转变,滇池草海和外海的有机污染和总磷呈逐年下降之势;总氮浓度在波动上升,已成为未来滇池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子。

   二是滇池水生态系统已呈现稳定的浊水态。滇池以蓝藻水华周年性暴发为主要特征,环湖湖滨带退化严重,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我修复能力弱。滇池高等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功能下降,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向耐污型转变。

   (二)治滇“六大工程”实施成效显著,仍需进一步完善提升其功能。治滇“六大工程”的实施成效显著,已经基本遏制了滇池水质恶化趋势。环湖截污工程显著提高了截污治污能力,外海蓝藻水华清除处置与底泥疏浚工程对内源负荷削减具有显著效果,外流域补水工程可有效改善湖体水动力条件,农业农村面源工程从滇池流域农业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的层面实现了排放强度及总量的削减。后期需继续在多层次控源截污联合调度与配套管网系统建设、再生水的区域利用、外流域补水优化配置调度、蓝藻水华清除处置与资源化以及湖滨带生态修复的长效管理等方面完善提高,以进一步优化工程的水质改善效果。

二、制约滇池水质持续性改善的根本性问题剖析


   (一)无清洁水循环系统与长期的入湖高污染负荷是导致滇池水质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从滇池水环境特征的成因来看,由于工业、生活等用水的急剧增加,加之高原湖泊的半封闭特征,滇池流域35条入湖河流的生态基流被严重挤占,整个滇池流域已几乎无清洁水循环。存在着入湖负荷高,削减难度大。流域入湖氮磷负荷长期远高于滇池水环境容量,从1980年代到“十一五”中期,总氮产生量与削减量都稳步上升,但排放量仍然保持上升的趋势;总磷产生量和削减量都有较快的增长,但排放量的增势趋缓。“十一五”中期以来,随着治滇“六大工程”的逐步推进,污染物的削减量大幅提高,但长期以来的高强度排放导致滇池中的污染物累积量依然巨大。

   (二)人口与经济增长过速、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不适宜是滇池水质难以改善的根本原因。1990-2010年间,滇池流域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城镇人口总体增长速度大约为常住人口的2倍。根据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滇池流域的常住人口将分别增加到404万和440万。在这样的发展条件下,滇池流域的污染排放特征表现为一是城镇生活污染排放是流域主要污染源;二是流域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北部主城区即滇池北岸。3个子流域外海北岸重污染排水区、城西草海汇水区、宝象河子流域与昆明市主城区西山区、官渡区、五华区和盘龙区范围基本吻合,其生产总值占流域GDP约92.7%,同时COD、TN和TP排放量比例也分别达87.2%、76.6%和63.6%。

三、滇池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的中长期思路与策略

   (一)滇池的治理应坚持水质目标和生态目标并重,且生态系统健康应是滇池恢复的目标。滇池流域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持续的人口规模扩张和污染负荷增加,而水陆交错带与湖滨湿地的缺乏制约了滇池生态恢复。在目前我国的湖泊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控制中,仍主要针对氮、磷等营养物质。而根据滇池的水生态安全评估可知,导致滇池湖泊功能丧失、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富营养化,尤其是周年性的蓝藻暴发。研究发现,即便当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时,受高原湖泊其他因素(低风速、高温、水动力弱)的影响,滇池仍会有蓝藻水华发生。因此将滇池外海TN、TP浓度控制在更高的水质标准(III类、IV类),并不一定能有效地控制蓝藻水华的暴发。因此,单纯的流域污染负荷与水质改善在降低周年性蓝藻暴发时面临困境,滇池治理的思路必须发生转换。

   对滇池这种富营养化水体而言,最终目标应该是恢复其健康的生态系统。所以规划的目标除了水质恢复目标外,更应考虑滇池恢复的生态目标,尤其是与蓝藻水华爆发相关的指标,如:透明度(SD)、溶解氧(DO)、叶绿素a(Chl a)以及营养状态指数等。为此,滇池富营养化及周年性蓝藻水华暴发的特征决定了在规划的战略目标必须发生转变,即应坚持水质目标和生态目标并重,且生态系统健康应是滇池恢复的重要目标。

   (二)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与容量总量控制为约束,调整滇池流域社会经济与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一是提升产业层次,限制总人口规模过快增长。通过昆明全市城镇功能的调整,控制滇池流域人口规模的增长,均衡流域人口分布。通过产业调整,有效控制流域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带动部分人口流向流域以外的区县,达到控制流域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的目的。二是优化城镇人口分布,合理引导流域内人口流动。引导老城区人口向新城区迁移;促进人口向次级中心城市集聚;优化城镇职能体系,完善人口空间布局,形成与城镇职能定位匹配的人口结构空间布局。三是合理进行流域内产业选择。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提高环境准入;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旅游业和都市农业;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四是以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建立城乡生态体系。强调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建立以城乡美化净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体系,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建立起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控制水环境容量小的地区发展,鼓励环境容量大的地区优先发展。

   (三)以实现滇池水质持续性改善和水生态系统草型清水稳态为中长期总体目标,推行分步、分区生态修复。滇池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控制规划的总体思路应为:以实现滇池水质持续性改善和滇池生态系统草型清水稳态为中长期规划的总体目标,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与容量总量控制为约束,通过构建流域污染减排(抑增减负)与湖体生态修复集成方案体系及情景方案,为滇池水质恢复及分步、分区生态修复提供流域控源、湖滨生境及外部条件。

   在流域8个陆域控制分区中,由于其污染负荷、土地利用、远期规划等差异性,将推行基于空间分异性特征的分区污染减排:

   (1)草海片区的主要是要考虑草海的定位、管网完善、雨污分流、雨水资源化以及中水在城区和流域外利用的可行性。在中水外调方面,安宁目前提出的需求是2020年工业中水的需求大概是41万m3/天,农业和城市杂用大概是33万m3/天。

   (2)外海北岸重污染排水区是规划的重点,主要问题是管网完善、雨污分流、雨水资源化以及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排放和利用等,重点分析城市排水规划、二环内雨污分流的规划、主城区节水规划、主城区再生水利用规划,要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尽可能将污染负荷削减下来以满足滇池水环境容量的要求。

   (3)外海东岸新城控制区的规划方案要侧重2个方面,一是市政设施建设角度的预防性,二是要考虑在中长期时间内,新城的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厂尾水、雨水等,依靠中水回用和控源截污、环湖截污手段,能够将多少低污染水和污染负荷截留下来在本区循环而不排放。

   (4)外海南岸和西岸的3个控制区的基本思路是尽可能通过控源减排、河道修复和河口修复的方式,将这2个分区的污染负荷就地绝大多数截留下来不进入滇池,减轻整个外海的污染负荷压力。

   (四)在流域尺度上,构建“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生态减排”的集成减排体系。结构减排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指导,分析流域人口、产业的合理承载力,评估结构减排的方向和可能性;优化产业的空间结构布局,实现产业源头减排。工程减排是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核心,在流域推行基于空间分异性特征的分区污染减排规划;根据污染源类型、污染负荷贡献率、污染物削减的可能性,在滇池流域的8个分区构建源头削减、途径拦截与综合治理的污染物削减体系,大规模削减入湖污染负荷。管理减排是维护良好水环境的长效手段,是水污染治理措施落到实处、起到实效的重要保障,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强化流域与湖体管理,流域治理与湖泊改善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以管理促进污染物减排。生态减排在滇池流域具有很好的实施条件,但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基于湖滨四退三还现状及湖滨生态与工程、管理绩效,实施湖滨生态修复与生态闭合,实现良性湖滨带与污染物协同削减的目标。

四、滇池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控制中长期路线图建议

   在战略目标与战略方案的基础上,确定滇池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控制的中长期路线图。在滇池的治理中,需同时考虑控源减排与生态修复,从主要依靠流域污染负荷削减转向以污染源治理与有条件的湖泊生态修复并重,实现水质有限改善基础上的生态恢复,以长期持续达到水质目标。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恢复滇池水生态系统,改善水体透明度,促进滇池外海从目前的“浊水藻型”向“清水草型”的方向演替,有效地控制蓝藻水华的暴发。主要规划包括:

  • 近期(2011-2015)以重点控源、优先恢复外海南部湖滨、外海北部湖滨示范区为重点,达到水质稳定V类、藻类爆发频次与强度降低的目标;
  • 中期(2016-2020)以巩固控源、河道全面系统治理、外海北部与东部湖滨区恢复为重点,达到水质趋近IV类、北部蓝藻堆积面积显著减小的目标;
  • 远期(2021-2030)以稳定控源、湖滨生态闭合、构建系统的湖泊治理-评估-监控体系为重点,达到水质稳定IV类、草型生态系统为主的目标。

(原文见环境保护部http://nwpcp.mep.gov.cn/zxjz/201403/t20140320_26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