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系统全面总结了滇池治理的经验和教训,揭示了滇池富营养化的成因,指明了滇池治理存在的难点和突破点;针对识别的关键问题开展中长期规划设计、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形成了“1+4”的研究成果:“1”即提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控制的1整套中长期规划与路线图;“4”即形成了包含重污染排水区综合控源等4套高原重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并在滇池“十二五”水污染防治中得到规模化推广和应用。充分体现了重大专项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污染减排的作用。“十一五”水专项形成的研究成果,在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治滇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研究成果多角度、多层次、尽可能多地渗透和应用到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规划目标、思路、控制单元确定、方案设计和重点工程设计等环节,在数据、结论、模型、关键技术、思路、方案以及规划建议等方面发挥了全面的科技支撑作用。形成的4大版块技术已经在“十二五”滇池治理中得到规模化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在抚仙湖、杞麓湖等其他云南高原湖泊中得到应用,得到了云南省、昆明市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
本书系统梳理了滇池的治理历程,阐明了水专项的立项依据和主要目的,分析了主要的技术研发、问题诊断和工程示范,全书主体内容共分3个部分:
(1)第一部分为滇池概况及水污染治理回顾,主要分析了滇池流域的基本概况,梳理了滇池自“九五”以来的治理历程,指出了滇池水专项的立项依据、主要目的和任务设置。
(2)第二部分对滇池的水质变化历程及富营养化趋势展开分析,剖析了滇池水质持续恶化的直接原因和滇池水质难以改善的根本原因,评估了滇池治理工程,综合诊断了滇池治理的进展与问题。
(3)第三部分重点展示了滇池治理思路与技术实践,提出了滇池中长期治理理念与思路,构建了高原重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技术,并对关键技术开展工程示范。构建的关键技术体系包括:高原湖泊流域营养盐迁移转化过程模拟预测及优化调控技术、高原湖泊城市重污染排水区综合控源及河道沿程削减技术、湖滨区设施农业集水区内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高原重度受损湖泊的“湖泊分区生态系统修复-湖滨带建设-湖滨区基底修复”技术。
本书是“十一五”滇池水专项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参加单位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云南高科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几经修改并最终定稿。
在项目的研究和执行过程中,得到了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云南省水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昆明市水专项办公室及昆明市相关局(办)等的大力支持,由衷表示感谢!由于作者的知识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殷切希望各位同行能不吝指正。
本书的研究与出版得到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7102)的资助。
编著成员名单
主编:郭怀成、贺彬、宋立荣、段昌群、徐晓梅、罗毅、刘永
编委:
课题1:周丰、郑一新、朱翔、冯长春、贺灿飞、邹锐、毛国柱、马杏、孙佩石、杨常亮
课题2:何佳、虢清伟、温东辉、王树东、赵海英、张怀宇、谢曙光、冯传平、侯立柱、郑金龙
课题3:杨逢乐、吴为中、李清曼、叶海、崔理华、金竹静、张春敏、叶金利、王俊松、赵磊
课题4:和树庄、刘嫦娥、张国盛、陆轶峰、李元、杨树华、洪丽芳、王崇云、付登高、范亦农
课题5:肖邦定、李根保、李林、陈静、刘贵华、厉恩华、潘珉、李宗逊、谢志才、庄惠如
课题6:嵇晓燕、张迪、王永华、孙宗光、张榆霞、李晓铭、周洁、陈云波、李楠、宫正宇
项目组:黄凯、梁中耀、阳平坚、盛虎、王艺淋、杨永辉、于书霞、郁亚娟